东门屿景区
栏目:遗迹探源 发布时间:2014-07-17

石斋 东门屿上有个鹰石洞,黄道周少年时,于此读书修炼,洞中石壁有其刻写的星象图。民国四年(1915)四月,许世英(1874—1964, 字静仁, 号俊人,安徽省东至县许村人,清末举人, 民国巡按使。)南巡铜山时,偕许兆桂、俞绍×、胡韫玉、徐时霞、王绍祈、于胥乐,于鹰嘴石上镌刻“石斋” 两个大字,楷书,“石” 字高0.50米,宽0.45米;“斋” 字高0.58米,宽0.50米,横写。旁有许世英题刻数行楷书小字:“先生节义,照耀古今。石室荒凉,仅存遗址。鱼跃鸢飞,具见大道。谨署二字,以昭后人。”                                     

磐涧 明代题刻。 明阁部路振飞,题刻于东门屿云山石室后面石壁上。楷书,每字高0.70米,宽0.60米左右,横写。磐涧,出于《诗经》:“考磐在涧”,喻云山石室是贤者隐处。

印心 题刻东明寺左边山坡石壁上,副题:“相传宋帝渡海登岛洗心于此·寂富 ”。 后人曾释之, 僧人寂富运用佛家语“印心”, 含有顿然破除妄念,觉悟真理之意。

达观 作者不详。 题刻于东门屿云山石室外石壁上。

海东佛国  作者,浙江奉化灵宝寺住持。题刻于东明寺前岩石上。

闲乐居 作者,长林寺僧道宗。题刻于东明寺前石洞口。

海空即道 作者,湖北比丘法演。题刻于东明寺前壁上。

正觉圆明 作者不详。题刻东门屿东明寺左边石壁上。

福海聚无量 作者,香港孙钜英,题刻于东明寺左前方海滨岩石上。

中流聚心得 作者不详。题刻于东明寺右前方海滨岩石上。       

回头是岸 副题:“丙子年夏九华山人”。题刻于东明寺前方海滨岩石上。

云山石室 明代题刻。 位于东门屿南澳岭上黄道周读书处岩洞口石壁上,行书,每字高0.30—0.36米,宽0.30米,横写。隐若在巨石和绿树之中,衬托了石室的简陋而悠闲。

石室由三四块巨石纵横重叠而成,面积约有20平方米,可纳20余人,黄道周亲笔题刻“云山石室”四个大字,石室外的石壁上刻有明朝巡抚路振飞题字的“磐涧”二字,另一侧有“达观”题刻,石室前竖着一座石华表,南面横额题“黄道周先生读书处”,北面额书“高山仰止”,华表两侧刻有对联:“仰止高山已表儒林首出,溯游学海群推道岸先登。”这是清乾隆十六年(1751),巡抚潘思榘巡游“云山石室”时题刻的。以表达对黄道周的人品与学识的评论。

山擎石室  海岛通源津  定是壹壶天景   副题:“转清渔东立” 。题刻于东门屿云山石室外石壁上。

吉能老师释之:作者借壹壶天景故事,形容山擎石室的神秘。壹壶天景故事,发生在顽石大仙的法宝 “天砂壶”之中,壶中天景若世外桃园,仙气缭绕,壶中内设莲池,不染阁,原为顽石大仙静修之居所,后来则成为囚居七位北斗星仙的禁地。道教用“壶天”比喻出入的仙境。渲染东门屿的云山石室犹如神仙出入的仙境,喻意尤深。

海滨邹鲁 题刻于东门屿南澳东坡巨岩上。宋体,每字高宽均1米左右,横书。前后分落款:“大清光绪丙戌仲冬(1886年农历11月)”,(湖南)宁乡吴芸、(湖北)楚南成心中、豫章张廷桢合题。

转述即悟 传能法师题刻于东门屿东明寺地藏阁右前方岩石上。

乐得苦难 传能法师题刻于东门屿东明寺地藏阁左前方岩石上。

天外奇观 作者不详。题刻东明寺前面石壁上。                  

西铭世泽 作者不详。题刻于东门屿文峰塔西边石碑上。孙吉能老师注释:“西”: 张载训辞篇名。张载(1020—1077),字子厚, 大梁(今开封)人。北宋大儒, 哲学家、理学家。理学支脉“关学” 创始人。为训戒学者,作《砭愚》、《订顽》之训辞(即《东》、《西铭》)。《西铭》提“民胞物与” 的泛爱论,把全民族看作一个大家族,说明个人的道德义务,宣扬“有,吾顺事,没,吾宁也,”的乐天顺命思想。

案山  作者不详。题刻于云山石室前方岩石上。“案山”:《 易经》中的风水术语。指好的风水地前面有低矮的山叫“案山” 。可以屏风把气,以守住龙脉。

达摩 题刻于东明寺大雄宝殿左方岩石上。       

觉岸 原东山县政协副主席黄成才题刻东明寺渡口岩石上。《本涅经》 说“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 佛教以迷喻海,以觉喻岸,由迷惘而入觉悟的境界谓觉岸。              

福海 原东山海关副关长何永城题刻于东明寺左侧岩石上。

东明寺周边的摩崖石刻还有:“圣晾”、“晨钟”、“枕潮”、“净智”、“”、“弥锋”、“坞堀湖”、“”、“喝云”、“ 观音”、“”、“ 经声”、“惟善得乐”、“得道”。                                 


上一篇: 九仙山景区
下一篇: 顶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