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街区
栏目:遗迹探源 发布时间:2014-07-17

《铜山志》载,铜山古城第一街的顶街“士族如云,簪缨相望”。从黄道周故居至行宫(现图书馆)。长约1000米,宽10米。从明清至民国期间就出现过大学士黄道周和“一品夫人”蔡玉卿;宗人府府丞唐朝彝;抗倭志士文林郎陈焯;四川巡抚、‘七里三军门’之一的陈士奇;太仆寺太卿、代天子祭南沟的游天庭;“过目成诵,终生不忘”的黄骧陛;皇赐“文魁”的陈衡南;皇家御赐“名家进士”文三俊;琴棋书画皆驰誉的许芝子;“父子明经”的许睿、许祖熙父子;“武功第”受诰封的“武功将军”谢光玉 、“武翼都尉”谢建雍父子;武功将军陈沂清;“奇童”唐文灿;南澳总兵管两省(闽、粤)林鸣岗;民国国大代表陈雯登;铜山第一位法国留学生萧笠云;著名书画家陈洪甄、林嘉、欧眉山、高柏岭等历史人物。这个街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丰富,书香古韵十足,是一条很有史学研究价值的老街区。   

顶街区内不但文武官宦多,而且富豪也很名。最有代表性的是民间流传“篙一杆” 和“油一瓶”。

所谓“篙一杆”( 本地话,“篙” 与高同音),指顶街高氏家族始祖帮胤公自云霄县水流沟迁徙铜山定居后,到了三世祖高正扬四兄弟建造商船“华芳”、“ 华德”、“ 华城” 号,直到成章、同章兄弟建造“ 同彰”、“ 成彰”、“ 成发”, 时称“北船”,运载南北商品,经营布店和货庄,逐步发迹而旺盛。传说,高氏大厝阁楼上堆满了一筐筐的白银,把阁楼屋梁都快要压断了。

高氏家族发迹后,捐资倡建铜山外城、重修关帝庙及南溟书院。后裔人才辈出,有昆腔、灯谜高师高季瑜;笔墨纵横的高柏岭;国民党福建省参议员、云霄中学校长高连魁;国民党福建省民政厅长高登艇;申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商业部储运处处长、全国商品养护技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尚平;绘画、泥塑、金木雕艺术师高颖纯、高贞一。

所谓“油一瓶”( 本地话,“油” 与游同音),指顶街以游太卿为代表的游氏家族,不但仕途通达,而且家族中多人建造竹桁生产,开设渔行,经营苎店和水产品加工,获得经济大发。继而购买田园,从事农业经济,现在澳路街黄氏大院内保留着一支刻有“游园” 字样的石柱,据现在居住大院内的黄金明老人说,这是游氏家族祖先田园农地的界桩。


上一篇: 东门屿景区
下一篇: 下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