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年谱注译
栏目:道周文化 发布时间:2014-10-23

原文

十五年(壬午),先生年五十有八。

  春二月出京,将适楚取道,复至大涤。按先生大涤三记云:『予以解网,至白下(1)买舟,将出长沙,值江北告警,桐皖骚然。又每倚杖听明诏,多宽大之音,得徘徊容与(2),与波相上下。念此暮年,笻屦(3)垂绝,浸近崦嵫(4),何期复至大涤,与亲朋谈话?询诸旅客长年,咸云南出临安,陟富春,溯信州(5),从贵溪西流下临袁(6),不二千里可至长沙,省诸波涛风鹤(7)之险。呜呼!余如择地避险者,亦岂遂至此乎』?四月十五日至西冷,二十五日与钱去非(8)等入禹航,僦青山船入九锁溪,顾诸堂舍,依然未坠,而修篁抽筱(9),荫郁加长矣。又两日,诸友先后至,剖析鹅鹿(10)异义,稍稍与子静(11),开涤诸友,亦欣然无异。渐复泛滥(12)易诗书礼乐新故异同之致,不能不与元晦抵牾,而元晦醇邃矣。拾级循墙,可至堂室,高者不造顶无归,深者不眩崖惊坠。由其道百世无弊,则必元晦也』。又云:『周濂溪(13)欲营湓江(14),结庐其下,既不果,谓潘兴嗣(15)曰:『三十年读书,亦欲一济苍生,行其所学,如果不遂,与子盘桓论道,未为晚耳』。呜呼!司命在天,着心便误,有待而营,何者不晚?华狱嵩少俱为豺狼之区,而大涤仅存数掾,与朱李木主(16)相对。仆又当西行,采兰佩些,贾杨以为颜闵,景宋以为游夏,不知五百年后谁念此山,如吾之于朱李者』?六月,行至九江西林寺,病疟初瘳(17),亟觅纸笔,取易象正更定之。曰:『及吾在,不定此本,后世谁复定之者』?盖是书虽成于西库,然先生每言及,辄有示璞见嗤之恨。料理三十余日,将有次第,而环报适至。先生犹以是书未完,留滞江渚。已,操小舠(18)入芦苇中,携被袱,穿关至江口,乃以完本付陈彦升(19)而发疏谢病(20)。其辞曰:『臣自去年腊月解纲以来,概于今岁仲春束装就伍。自揣残年无可报主,得子孙永世御魑魅、保烟岚(21)足矣。酸楚间关(22),踯躅就道,至六月始抵九江。西望辰阳尚三千里。江楚间民以带下(23)为微痾,疟痁(24)为小恙,而臣以摧残老病之躯当之,带疟频仍,动数十日,遂至委顿无复生理。中夜挥涕,谓臣庐墓十余年,乃不死于北寺,而死于江楚,命也!栖迟数月;痊可无期,伏枕萧寺,人迹尽绝。不图十月朔日,有人从留都来,传接出圣谕,念其清操力学,尚堪策励,特准赦罪还职。臣伏枕坠床,恍惚如梦。起设香案,匍匐叩头,陨越(25)阶下。念目古人臣,或以文才前席,或以戆直召还,未有迂狂(26)贾罪如臣而得起于戍籍(27)申以华奖者也。臣少孤贫,长而佣书(28)。今年垂望六,礼经九折,百病所侵,一丝未绝。臣恩汉臣马援(29)病卧土窟中,闻鼓角声曳杖延颈,数废□□,见者哀之。又如宋臣范镇(30)、刘安世(31)属纩(32)之时,犹以天下为念。今臣未即死,而委顿如此,智不如葵(33),忠不如曝,自古儒臣,亦岂有匍匐而就鹓行(34)、扶携以酬马骨(35)者乎?臣幸逢盛世,遭明主,脱离罪罟(36),下就丘墓,击壤偷阴,余息几何?惟愿陛下力行仁义,使流氛(37)早靖,宗社奠安,臣虽朝夕溘就草露,犹与九原父母衔结(38)无穷』。还至留都,闻解学龙、叶廷秀等未蒙宽宥,复上疏云:『臣甫离盆盎(39),不敢遽有吁呼。然廷秀病极,学龙垂老,皆以日为岁,度日如年。陛下既以特旨赦臣,乞以特恩再沛臣泽,悉赦诸坐臣株连者』。疏上,已别有旨赦免。先生以是月促装回家,有附告朱、李二先生文云:『某以解网,得乞骸还山,欲再入大涤讲论,而先是夏五,盘桓讲舍已三十余日。策访归云(40),杖折坠崖,髀为重创,不复临眺如常时。即当归设特羊(41),誓诫先陇(42),还酬里鼓,以报乡人,示肤发之不伤,告兆域(43)之未绝也。何羲兆送不肖至桐君山,谨附数行告两先生,并不使桐老严陵訾(44)吾濡滞也』(洪谱略同)。

 

注释

1)白下:旧时南京的别称,因沿江旧有白石陂,晋陶侃于此筑白石垒,后人又筑白下城,故名。

2)容与:徘徊犹疑。屈原《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3)笻(qióng)屦:筇,手杖。因筇竹可为杖,即称杖为筇。屦,麻鞋。

4崦嵫(yān zī):山名。在甘肃天水县西境,即今天的齐寿山。古时常用来指日没的地方。《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郭璞注:“日没所入之山也。”(5信州:信州即今江西上饶市,是广信府治所在地。

6)临袁:临,临江府,现在的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袁,袁州,位于江西省西部,属宜春市。

7)风鹤:形容疑惧惶恐,自相惊扰。《明史·熊廷弼传》:“乃仓皇风鹤,偕化贞并马入关。”也指战争的消息。

8)钱去非:黄道周在大涤书院的弟子。

9)修篁抽筱:修篁(huáng),修竹,长竹。筱,细竹子。亦称“箭竹”。

10)鹅鹿:鹅,指代文学艺术,文人爱鹅,有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鹿,指代政治,《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11)子静:陆九渊,字子静。“稍稍与子静,开涤诸友,亦欣然无异。”按黄道周《大涤书院三记》作“稍稍与子静开,大涤诸友亦欣然有异。”本文有误。

12)泛滥:广泛、广博。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13)周濂溪: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14)湓(pén)江:水名。湓水。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省瑞昌县西清湓山,东流至九江市,名湓浦港,北入长江。

15)潘兴嗣10231100):字延之,南昌新建人。幼承庭训,通经史,工诗文,为世所重。与王安石、曾巩相友善。隐居六十年,手植木皆十围,手不释卷,至老勿倦。手钞书达数百卷,著有《西山文集》六十卷、《诗话补遗》一卷行世。

16)木主:木制的神位。上书死者姓名以供祭祀。又称神主,俗称牌位。

17瘳(chōu):病愈。

18舠(dāo):小船。

19)陈彦升:陈之遴(16051666),字彦升,号素庵,浙江海宁人。崇祯十年榜眼,黄道周弟子,任中允兼翰林院编修。崇祯十一年和十五年从侍黄道周于杭州,并参加十五年至十六年《易象正》的校刊工作。顺治二年降清,为多尔衮重用,官至户部尚书。

20)谢病:托病谢绝会客或自请辞职。《战国策·秦策三》:“应侯因谢病,请归相印。”(21烟岚:山里蒸腾起来的雾气。这里指代平静的乡间生活。

22间关:形容旅途的艰辛,崎岖、辗转。《汉书·王莽传》:“间关至渐台。”

23)带下:原文是“〈疒带〉”字,查无此字,王文径《黄漳浦文集》作“廗”,明显错误。暂译“腹泻”。

24)痁(shān):疟疾。

25陨越:摔跤,跌倒。《左传·僖公九年》:“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

26)迂狂:迂阔狂放。

27)戍籍:戍边吏卒的户籍。《明史·李东阳传》:“李东阳,字宾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师。”

28)佣书:中国古代受人雇佣以抄书为业。魏晋、南北朝时称经生,唐代称抄书人。

29马援(前1449):东汉开国功臣之一,陕西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他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30)范镇(10071087):字景仁,四川华阳(今成都)人。举进士第一,仁宗时,知谏院。尝请立太子,面陈恳切,至泣下。前后上章十九次,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后为翰林学士,论新法,与王安石不合致仕。哲宗即位,起为端明殿学士,固辞不拜。累封蜀郡公。镇少时尝赋长啸却胡骑;晚使辽,辽人目为长啸公。

31)刘安世(10481125):字器之,号元城、读易老人。魏(今河北大名西北)人。以直谏闻名的大臣,被时人称之为“殿上虎”。登进士第,不就选。累迁左柬议大夫,进枢密都承旨,刘安世在蔡京为相后,连谪至峡州羁管。

32属纩(kuàng):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即病人临终之前,要用新的丝絮(纩)放在其口鼻上,试看是否还在气息。属,放置。此一仪式称为“属纩”。因而也用为临终的代称。《礼记·丧大记》:属纩以俟绝气。

33智不如葵:语出《左传》成公十七年,齐国鲍牵被刖。孔子评论说:“鲍庄子之智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魏末晋初的杜预注解孔子此处所称之葵,说:“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34鹓(yuān)行:指朝官的行列。杜甫:“五更三点入鹓行。”

35)马骨:千金市马骨的故事,典出《战国策·燕策一》。 意思是千里马的骨头都买回来了,自然能买到真的千里马。劝诫人们不要总是看到眼前利益,应该要为长远做考虑。(36)罟(gǔ):指法网。《说文》:“罟,网也。”

37流氛:寇乱。明代用以称李自成等领导的农民起义。

38)衔结:衔环结草。衔环:嘴里衔着玉环。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39盆盎:盆和盎。泛指较大的盛器。《淮南子·精神训》:“夫造化者之攫援物也,譬犹陶人之埏埴也,其取之地而已。为盆盎也,与其未离於地也无以异。”

40)归云:归云洞,大涤山著名山洞之一。

41特羊:牛羊。特,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玉篇》:“特,牡牛也。”

42先陇:亦作“先垄”。祖先的坟墓。苏辙《送韩康公归许州》诗:“兹行迫寒食,归及埽先垄。”

43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亦以称墓地。《周礼·春官·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

44严陵訾:严陵,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生卒年不详,东汉著名隐士,浙江会稽余姚(今宁波慈溪市)人。少年时就很有才气,与刘秀(后来的汉光武帝)是同学好友。刘后来做皇帝,回忆起少年时期的往事,想起严子陵,便多次征召其为谏议大臣,严子陵婉拒之并隐居富春江一带,终老于林泉间;因此被后世传颂为不慕权贵追求自适的榜样。訾(zǐ):讨厌,厌恶。《管子》:“訾食者不肥体。”

 

译文

崇祯十五年(1642)(壬午),先生五十八岁。

    春天二月离开北京,将要奔赴楚地,选择道路又到浙江大涤山。根据先生《大涤三记》记载:“我因为解除罗网到达南京,雇船将要出发去长沙。正值长江以北战争警报告急,桐城、安徽一带秩序混乱。又常常扶着拐杖伫立,听到的诏书谕旨多有宽大的声音,得以徘徊犹豫,心情就像上下翻滚的波浪。想到现在这样的晚年,手杖垂下麻鞋沉重,好像接近日落的崦嵫山,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来到大涤山?和亲朋好友交谈,询问经年累月奔走他乡的客人,都说,向南从杭州出发,渡富春江,逆流而上到上饶,从贵溪顺流向西,抵达临江、袁州,不到二千里可以到达长沙,省却了长江的波涛汹涌和战争的危险。啊!我如果是选择地方规避危险的人,又怎么会到这样的地步!四月十五日到达杭州西冷,二十五日和钱去非等人进入大禹的航道,坐青山船进入九锁溪,环顾那些堂屋馆舍,依然没有毁坏,修竹嫩芽已经长高,更加郁郁葱葱。过了两天诸位朋友先后到达,分析阐述文艺和政治的不同含义,稍微和陆九渊有些差距,诸位大涤山朋友也欣然感到有所不同。渐渐地又广泛涉及到《易经》、《诗经》、《尚书》、《乐记》新旧不同的原因,这不能不和朱熹的观点相抵触,而朱熹醇厚深邃啊!沿着台阶拾级而上,顺着墙边走过去可以到达堂屋大厅,崇高者不封顶直指高远没有回归,幽深者在悬崖不会眩晕惊恐。如果哪个道德理论体系百世之后没有弊端,那么一定是朱熹啊!”

又说:“周敦颐想要经营湓江,在那边盖房居住,最终没有成功。对潘兴嗣说:‘读书三十年就想救济苍生百姓,实践其所学的知识。如果不能成功,和你悠闲讨论学术道理,也不迟啊!’啊!寿命在天,上心便是错误,有期待而经营,什么东西会太晚呢!西岳华山、少林嵩山都是豺狼出没的地区,然而大涤山仅仅残存几根椽木,却能和朱熹、李纲的神主牌位相对呼应。我又将要向西行走,采一些兰花佩戴着,贾、杨以为是颜、闵,景、宋以为是游、夏。不知道五百年以后,有谁想起了这座大涤名山,就像我想起了朱熹、李纲一样。”

六月份,走到江西九江西林寺,疟疾刚刚痊愈,就急着寻找纸笔,对《易象正》进行修改审定,说:“趁我还健在不审定这本书,后世有谁会审定它呢?”因为这本书虽然成书于西库司,但是先生每次说起它,总是有像展示没有雕琢的玉石而被人讥笑的懊恼。审定整理了三十多天,比较有次序,刚好赐环召回的旨意到达,先生还是以此书没有审定完稿为理由,滞留在江边,审定完成以后,摇着小船进入芦苇之中,携带包裹被褥穿过关卡到江口,就把完整的定稿托付给陈彦升,然后发出奏疏托病请求辞职,其文写道:

“臣自从去年十二月解除罗网以来,大概于今年春天二月,整理好行装加入了出行的行列,自己揣想残生余年,没有什么可以报答君主,能够使得子孙万代在荒山野岭中抵御妖魔鬼怪,保障山间炊烟每日照样升起就足够了。艰难辛酸的漫长旅途,我徘徊困惑踏上了征程,到六月份才到达九江。向西遥望辰阳,还有三千里路程。江楚一带民间把腹泻当做微恙,把疟疾当做小病,而臣以老弱病残的身体,加上疟疾频繁发生,每次动则几十天,以至于萎靡不堪,没有继续存活的道理。深夜悲伤痛哭,想起臣结庐墓旁十多年,没有死在北镇抚司的酷刑之下,却要死在江楚的崎岖之地,这是命运啊!栖居滞留几个月,病情痊愈遥遥无期,在萧条的西林寺,孤枕难眠,人迹断绝。没有想到十月初一,有人从留都南京过来,传接到圣上谕旨:垂念他操守清白学问卓越,还能够鞭策激励。特别准许赦免微臣,召还复职。臣伏在枕上翻身跌落床下,恍惚间做了一梦,起身设立香案,匍匐在地叩头谢恩,摔倒在台阶下。回想自古以来的人臣,有的以文章才能位居前列,有的以憨厚梗直召还复职,没有迂阔张狂获罪像微臣,能够起复于戍边的户籍,再次受命得到尊贵荣誉的人啊!臣少年孤苦贫寒,长大以后只会抄书。现在垂垂衰老将近六十,身体多次受损,百病侵袭,只剩下一口气尚未断绝。臣想起汉朝名将马援卧病在土房中,听见战鼓号角的声音响起,拖着拐杖伸长脖子,数次支撑不住,旁人看到都非常悲哀。又如宋朝大臣范镇、刘安世临终的时候,还在惦念着天下大计。现在臣还没有马上死去,而萎靡不振到了这种地步,智慧不如葵花能够保护自己的根茎,忠心经不起阳光的暴晒。自古以来的儒学文臣,哪里有匍匐在地而跻身朝班,相互提携只顾眼前利益的人呢!臣幸运地适逢盛世,遇到圣明君主脱离法网,退下而靠近土堆坟墓,唱着击壤歌聊以度日,剩下的气息还有多少呢!只有祝愿陛下大力实行仁爱礼义,使流寇早日平定,宗庙社稷平安稳定。臣虽然可能在朝夕之间死去,淹没在草丛露水之中,还希望和九泉之下的父母报答皇恩无穷无尽。”

返回到达留都南京,听说解学龙、叶廷秀等人,没有获得宽恕,又上奏疏说:“臣刚刚离开了禁锢之地,不敢马上有所呼吁,但是叶廷秀病情严重,解学龙垂暮衰老,都是计日当岁,度日如年。陛下既然用特别的恩旨赦免臣,乞求用特别的恩惠再次充沛臣的川泽,全部赦免诸位因臣受株连的人。”奏疏呈上,已经另有旨意赦免诸位大臣。先生因此当月整理行装回家,有祭告朱熹、李纲二位先生的文章写道:“我因为解除罗网,得以乞还骸骨归隐山林,想再到大涤山讲学,而先前在夏天五月逗留讲堂已经三十多天。策马访问归云洞,手杖折断坠落悬崖,大腿受重伤,不能再像平常那样亲临眺望。在将要启程回家的时候,摆上牛羊祭奠告诫祖先,用家乡的鼓乐酬谢报答乡亲,展示皮肤毛发没有损伤,告知墓域还没有绝嗣。何羲兆护送不肖的我到桐君山,谨此附上几行文字,告慰两位先生。并且不要使桐君、严子陵讨厌我滞留太久了。”(《洪思年谱》大致相同)。

 

原文

十六年(癸未),先生年五十有九。居北山。

  春三月,先生拿舟至蓬莱峡,将营讲堂其间。有诗曰:『但使同心人,共啜鸿蒙(1)髓,指顾六合(2)间,一一平如砥』。竹醉(3)前一日,复同诸子泛舟于此。按先生记云:『邺侯山即漳艮岳之阴(4)。北溪迸流,长桥束之,谽谺(5)多奇。盖蛟龙出没,风涛崩激,砂土已汰,石骨总出。旧称蓬莱峡,里人名之曰石仙。石仙者,指其蜕峙林立,飘然若登者也。石僊十五、六辈,褰裳(6)欲渡,簇而告语,皆昂藏(7)百余尺,植剑柱笏,以队相命。计诸丈未出山时,皆罨覆(8)其下,不胜风雨。稍出庭户,高跖(9)一动,遂见破绽。令呼诸丈,稍纳足复还故处,则犹然混沌也。呜呼!信混沌吾安能从汝游乎?予以癸未抵里,五月十日实始启疆(10)。乃扶笻上下,点定其处,令诸友得命意匠焉』。未几,复还北山守墓。

  秋八月朔,孝经集传成。是日,先生同诸弟子就北山草庐具章服(11)北面望阙五拜三稽首,又向青原太夫子墓前四拜再稽首(12)。乃于堂中特祀管(夷吾)、葛(诸葛武侯)、吴(季子)、李(邺侯)四先生前再拜起立。置书案上,诸弟子各四拜受卒业(13)焉。按先生自序曰:『孝经之书,在戊寅秋月起草,己卯春略有次第,未经进呈,幸不中废(14)。乃于九江综其遗绪,癸未抵家,爰发敝笥(15),以示同人』。冬十月,坊记、表记、集传成。按先生序云:『宋淳化(16)、至道间(17),尝以坊、表二记颁赐廷臣。今礼经备在学宫,而习者沿为曲台(18)遗言,无繇知为春秋义例之所从出者。故复略举大意,使相属比,引伸触类,以究其指归』。又云:『是书起草于己卯之春,中间危,孙(19)成于癸未之秋。未及进呈,统俟贤达训讨删定,庶(20)无乖驰焉』。腊月,出江东,登逃雨岩坠崖,即事赋诗八章,因名崖曰「舍身崖」(洪谱略同)。

 

注释

1)鸿蒙: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也作鸿濛,因此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后来此一词也常被用来泛指称远古时代。

2)六合:天地四方的总称。

3)竹醉:“竹醉日”是指农历五月十三日,相传这天竹醉,种竹易活,所以成了“种竹日”。 4)艮岳之阴:指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东京汴梁景龙山侧筑土名曰艮岳。艮在后天八卦居东北位置,此指漳州芝山。阴为山之北,水之南。

5)谽谺(hān xiā):山谷空旷貌。唐卢照邻《五悲·悲昔游》:当谽谺之洞壑,临决咽之奔泉。

6)褰(qiān)裳:褰,揭起。撩起下裳

7昂藏气度轩昂。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阙之傍,昂藏寮寀之上。”

8罨(yǎn)覆:覆盖。

9)跖(zhí):踏、踩、跳跃。同“蹠”。

(10)启彊:开拓疆域。汉·贾谊《新书·审微》:“启彊,辟彊,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

11章服:以纹饰为等级标志的礼服。即朝服。

12稽首:古时的一种礼节,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13卒业:毕业。卒,完毕、结束。

14)中废:半途而废。《晋书·忠义传·乐道融》:“将军起义兵而中废,为败军之将,窃为将军不取。”

15笥(sì):《说文》:“盛食器也。”竹制的匣子

16淳化:淳化(990994)是宋太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5年。

17)至道:至道(995997)是宋太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3年。

18曲台:汉时作天子射宫,又立为署,置太常博士弟子。为著记校书之处。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在曲台校书著记,因以为名。”后亦以指著述校书。

19孙:同逊,较差,不及。

20)庶:副词。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

 

译文

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先生五十九岁。

在漳浦北山居住。春天三月份,先生驾船到蓬莱峡,将要在那边建造讲堂。有诗写道:“只要是同心同德的人,共同啜饮远古的精华,指点顾盼天地四方,看起来全都平坦如砥。”农历五月十二日,又同几位弟子到这里泛舟游览。根据先生《邺侯山记》记述:“邺侯山,在漳州郡芝山东北方向,九龙江北溪奔流不息,长长的拱桥跨流其上,山谷空旷陡峭俊奇。这里是蛟龙出没的地方,风高浪急崩裂激荡,沙土已经淘汰,石柱毕露,旧称蓬莱峡。当地人称之为石仙,所谓石仙,指的是褪去外表悚然挺立,飘飘然犹如登山的人。石仙十五、六群好像撩起衣裳正要渡河,互相簇拥窃窃私语。全都气度轩昂高达百余尺,好像植入大地的宝剑,又像高大耸立的笏板,以队列的形式等待命令。考察诸位长者没有出山的时候,都隐蔽在下面,经不起风雨侵袭。好像正在悄悄走出庭院,高高一跳,破绽就全部显现出来。大声呼叫各位长者,又像稍微收回脚步恢复到原处,依然是混沌朦胧的奇岩怪石。啊!如果相信这些都是混沌的大自然我怎么能和你一起游玩呢!我在癸末年来到这个地方,五月十日开始划定地块,手扶竹杖定点位置,请诸位朋友招聘中意的工匠。”没有多久,先生又回到北山守墓。

秋天八月初一,《孝经集传》写成。这天先生同诸位弟子在北山的草房子,穿着朝服向北面仰望宫阙,五拜三叩首。又在青原公太夫人墓前,四拜两叩首。还在大厅中央特别祭祀的管仲、诸葛亮、季札、李泌四位先生神像面前,拜了两拜才起身站立。把《孝经集成》放在几案上,诸位弟子各拜了四拜才得以毕业。先生的自序写道:“《孝经》一书,在戊寅(1638)年秋天开始起草,己卯(1639)年稍有条理次序,没有进呈皇上,幸亏没有半途而废,才在九江综合整理原有的思路。癸末年到达家乡,于是从破旧的木匣子拿出来,给志同道合的人看。”

冬天十月,《坊记表记集传》写成。先生的自序写道:“北宋淳化、至道年间,曾经把坊、表二记,颁发赐给朝臣。现在《礼经》完整地藏在学宫,而学习的人都沿用朝廷流传下来的说法,不可能知道《春秋》礼义例子的出处和理论依据,因此又大略举证基本道理,使其归类比较,触类旁通,用来探究其深刻的本质。”又写道:“这本书起草于己卯(1639)年春天,中间遇到危难,勉强成书于癸末(1643)年的秋天,来不及进呈皇上,汇总等待贤达友人考据讨论,增删定稿,但愿没有背离得太多。”十二月到江东,登上逃雨岩坠落悬崖,以这件事写诗八首,因此命名这座悬崖为“舍身崖”。(《洪思年谱》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