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代铜山三座书院
栏目:遗迹探源 发布时间:2020-11-17

话说古代铜山三座书院

陈旭山


翻阅东山地方志,发现从铜山所城建立到嘉靖中期的160多年间,竟然没有科举名录记载,难道铜山连一个科举功名都没有?原来明代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就像现在高考,可以在别地读书,但必须回原籍参加考试。铜山所为军事编制,士兵来自莆田,军籍世袭,其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必须回到莆田,成绩自然记录在莆田。

镇海卫建立以后,包括下属的铜山、六鳌、悬钟三座所城,都没有设立学校。一直到正统年间(14361449),礼部才下令允许卫所学子入读附近府县。“每科取士照中县额数目。1”即铜山学子参加各级考试,以中等县份的资格分配录取名额。但是,铜山的军籍生员认为离府县太远,“军生等以僻远不顾。”

正统八年1443),朝廷批准莆田平海卫设立卫学。成化二十一年(1485),镇海卫指挥使张本以平海卫为先例上奏请立儒学,没有结果。

正德元年(1506),镇海卫官员龚朝鼎倡议修建文庙铜山善士武守为捐出家塾,即今天黄道周纪念馆位置,在众多乡绅鼎力相助下,修建文庙,内祀孔铜山人称为“大成殿”或“圣殿”。这是民间自发的善举,没有得到官方批准。武守为和乡绅修文庙,祭拜孔子,是在家塾基础上的升级,让铜山子弟有读书的地方。因而,这阶段的文庙无书院之名,而有教书育人之实。

话说古代铜山三座书院(图1)

原文庙遗址今修建为黄道周纪念馆

乾隆版《铜山志》除了《铜山人物志序》《铜山志旧序》之外,没有记载此时文庙的名称为“崇文书院”。序言作者用后面的名称指代前面,使后人误以为正德元年修建文庙时,就命名为“崇文书院”。

明代朝廷对书院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朝廷批准,不能擅自建立书院。十八年后,嘉靖三年(1524),朝廷下诏允许铜山所建立书院,聘请老师任教。“始建学立师,铜诸生自此复俱入本学。2

嘉靖五年(1526),福建巡海道蔡潮来到铜山,对于铜山人来说,蔡潮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开北门,建书院,在东门屿造文峰塔,在城中修筑十丈高的望海台。从此,地因人而灵,山水增名;人因地而杰,科甲蝉联。

十年以后,嘉靖十五年(1536),福清镇东卫指挥吴文,奉旨以钦差总督身份视察铜山,看到蔡潮兴建的朱文公祠(南溟书院)、文昌宫和民间建立的文庙。小小铜山城,拥有三处读书讲学的地方。他高兴挥毫,在古嵝山石壁上镌刻大字“天开文运”。诚如所言,铜山文运大开一直延续到明朝结束。

由于东壁书院和崇文书院的名称更换,文昌宫神像的移动,造成后人辨识不明。确实,因为书院的消失,现代人通常以佛庙道观的印象,看待古代儒家祠庙,以及承载的书院功能。

《铜山志》:圣殿,在风动石之右。明嘉靖七年(1528),因蔡公潮镌‘东壁星晖’四字于风动石,曰‘东壁书院’,后改‘崇文书院’。建非官银,系善士武守为营造,众协助之。3

因蔡潮在风动石底石镌刻“东壁星晖”,文庙命名为“东壁书院”,这是文庙第一个名称。从1528至1568年,文庙使用“东壁书院”名称共四十年。

隆庆二年(1568),福建督学蔡国珍批设立孔子牌位,漳州知府葛纶题匾崇文”。这是官方正式承认铜山文庙的合法性,并且改名为“崇文”,以符合孔子身份。“文”是古代中国谥号最高等级,孔子是文宣先师,只有他配得上“崇文”的封号。这件事是铜山历史上的大事,它提高了铜山的政治地位,有资格和县城一样祭祀孔子。

“万历七年(1579),军门劳公勘查文庙有碍,遂撤棂星门扁额。4)”此时正是张居正当政,他厌烦在野士大夫利用书院评议朝政,下令毁书院禁讲学。因而,铜山崇文书院的讲学被禁止,改为社学。从1568年至1579年,崇文书院存在了11年。

社学是明清时代官立的地方小学,《黄道周年谱》说:万历十七年(1589)先生五岁入小学,受论语。”当年黄道周读书的小学,很可能就是崇文书院整改后的小学。

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各地书院逐渐恢复。万历四十年(1612),生员陈王教联合乡绅向当局请求重开书院获准,募资重修,焕然一新。“后十余年,再盖华表。翰林黄公道周题‘斯文在兹’于中,并‘江汉’‘秋阳’‘金声’‘玉振’于东西。5”黄道周题词大约在第一次辞官的天启五年(1625)之后。

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部将郭义、蔡禄降清,把崇文书院的孔子神主像带到漳浦文庙。后人也许不明白这种文化上的象征意义,没有了政府批准的孔子神像,也就失去了祭孔资格。康熙三年(1664)迁界,崇文书院被捣毁。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编写《东山县志》稿本,编者还说,今神主尚存漳浦文庙内龛后半壁木龛。从1612年至1664年,这阶段崇文书院存在了52年。

入清以后,铜山隶属漳浦县,后又划归诏安县,县府所在地已经有文庙,下属乡镇按规定不能设。东山建县已是民国时期,因风尚大变,没能重建。清迁界至今三百五十多年过去了,东山县还是一个没有文庙的县份。

因清代没有重建崇文书院,文昌宫也被毁尚未恢复。嘉庆年间,在崇文书院原址改建新文昌宫,供奉文昌帝君神像。直到旧文昌宫重修后,才把文昌帝君神像移回原址。

《东山县志》(民国稿本)记载“嘉庆间改为文昌宫。同治间改为节孝祠。民国九年(1920)复改为文昌宫移节孝祠于故漳潮巡检司废署二十九年(1940)破除迷信,庙废。三十年1941改建为县立中学校舍。

东壁书院改名崇文书院以后,其名称并没有消失,而是移到1526年蔡潮修建的文昌宫,成为文昌宫的另一名称。民国版《东山县志》记载:“文昌宫在风动石前,楼上祀魁星,故又名‘魁星楼’(《漳州府志》作东壁书院)。明嘉靖五年蔡潮建。‘迁海’时焚毁。”6)

文昌宫“楼上并祀魁星大帝,在风动石前,府志名曰东壁书院。蔡公潮建,基址尚存。7)”《诏安县志》也记载:“东壁书院,在铜山风动石右下边,即今文昌宫。”

《铜山志》记载:“文昌宫,在风动石右下边。今废未兴,基址俱存。有联云:书传孔孟释注解经万世乾坤不夜,学绍周程致知格物千年宇宙长春。又联云:气运关乎文章窍未破也头未点,聪慧存于涵养口宜哑兮耳宜聋。又联云:用功时尚须擎笔以书执经以请,得意日便可蹑鳌而正驻马而飞。8)”从联语内容看,全部是孔孟儒学和程朱理学的警语,遣词造句幽默活泼,包含着读书与处事的感悟,因此,文昌宫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书院。古代书院有祭祀功能,但以讲学为主。

文昌宫主祀文昌帝君,是掌管文运功名的神袛。文昌宫内建有魁星楼。铜山先贤文三俊写下《文昌策府》:“魁斗六星六府萦,却缠东壁照蓬瀛。遥看祠下风云路,直蹑帝京契玉衡。”赞美文昌宫所在地方犹如蓬莱胜景。

在文昌宫内设立书院并非铜山个例,漳浦的梁峰书院也设在文昌宫内,《漳浦县志》:“梁峰书院,租有石碑记载,立在文昌宫内。9)”诏安县的文昌祠,到了清代,“改建儒学,大门为门楼,独祀文昌于其上。10)”这些说明,文昌宫的首要功能是书院,其次才是祭祀。

话说古代铜山三座书院(图2)

载于《东山县志》民国版的文昌宫位置

话说古代铜山三座书院(图3)

文昌宫 遗址

  康熙三年迁界,文昌宫同样被毁。生活在乾隆年间的《铜山志》作者陈振藻只看到残缺的地基,才说:“今废未兴,基址俱存。”

    二百年后,同治元年(1862),“许靖光合众庠友倡建,仍将旧址开拓,而宫墙焕然一新。11)”新的文昌宫在旧址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从“风动石右下边”扩建到“东偏风动石前12)”。铜山先贤许扬烈描绘的东壁书院图片显示,其位置就在风动石前面,即从关帝庙走到风动石前,右边就是文昌宫,亦即东壁书院。重建后的文昌宫红墙绿瓦,楼上并祀魁星大帝,民间俗称红庙。

清末废书院兴学堂,东壁书院停办。1915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视察铜山,在《闽海巡记》中说:“下山西北行,为东壁书院旧址。”这说明文昌宫就是东壁书院。再说,一群学子倡建的当然是书院,而不是迷信崇拜的庙宇。因此,到清代后期铜山城有两座书院,即南溟书院和东壁书院。

1918年文昌宫毁于地震,1920年,文昌神像移至节孝祠,节孝祠改称文昌宫。民国时期的文昌宫只剩下祭祀的功能。


南溟书院是官方创办的书院。嘉靖五年(1526),“巡海道蔡潮奉命建紫阳朱子祠于古嵝山之阳,颜曰南溟书院。13”和现代迷信拜祖不同,官方制定了一整套祭祀标准,其主要功能是书院讲学。万历二十三年(1595),南溟书院被飓风毁坏,上报各级政府,获准重修。竣工后,漳南道副使俞士章到南溟书院视察,他站在古嵝山上,看到万家春树的铜山美景,兴奋写下《铜山朱文公祠记》。

话说古代铜山三座书院(图4)

南溟书院远眺

康熙三年迁界,南溟书院被毁。康熙二十三年(1684),先贤唐朝彝倡议重建。康熙三十五年(1696),漳浦知县陈汝咸再次重修,配祀黄道周神像。还增设义学,聘请名师教育家乡子弟。后来诏安知县雷其达在此开设月课,进行学术研究,南溟书院成为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兼备的学校。

光绪年间,先贤马兆麟长年担任南溟书院山长,铜山人亲切称呼他为“马老师”。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新式学堂兴起,南溟书院完成其历史使命。2006年,南溟书院重建,布局摆设和一般庙宇无异,百姓烧香,和尚念经,已经完全没有书院的内涵了。

三座书院侧重点不同,崇文书院祀拜孔子,因他是儒学先师。南溟书院祀拜朱熹,因他是理学宗师。东壁书院祀拜文昌帝君,因他是文运之神,由此构成完整的古代儒学教育系统。

书院古代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先生授月课,以四书五经为教材,教授儒家理学,以听课、自学、讨论和写作为学习形式。明代的铜山先贤唐文灿曾经在家乡教书十几年,培养学生二百多人。顶街的“纶章垂耀”牌坊就是纪念他的。

小小铜山城拥有三座书院,说明当年铜山城是东山岛上的文化教育中心。根据明代礼部允许学子近地就读原则,很可能附近乡村学子都在铜山城就学,而功名归于所在县。如康美村林而兴、林日瑞,美山村杨观吉,梧龙村林震等人,他们距离铜山城比诏安县要近得多,就近在铜山读书合情合理,而功名却属于诏安县。

不久前,笔者随县政协考察组考察长汀古城,在八喜馆看到汀州府进士及第统计表,从太平兴国三年(978)到光绪十八年(1892),将近一千年,共产生进士24名,其中明清两代五百多年,产生11位进士。而从嘉靖到明末,只有一人中进士,即嘉靖十年辛卯科邓向荣。

古代汀州府,一府八县,和漳州府同级,哪里是小不点的铜山所城可比。然而,铜山城“自嘉靖甲申建学以来一百二十年(15241644),期间甲者十,科者二十有二,贡者二十有七,庠者几五百人。14)”也就是说,铜山城在120年间,共有进士10人,举人22人,贡生27人,秀才差不多500人。在此录下10位进士名录:

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游天庭。嘉靖三十五年丙辰,黄镆。隆庆二年戊辰,张孟观、唐文灿。万历十一年癸末,俞咨禹。万历三十八年庚戌,文三俊。万历四十四年丙辰,陈泰。天启二年壬戌,黄道周。天启五年(1625)乙丑,陈士奇、陈瑸15)

这是一份傲人的成绩单,其中隆庆二年和天启五年都是双进士,非常牛。对照同时期的汀州府,可以这么说,铜山城是那个时期的学霸。怪不得《铜山志》说当年铜山城是“花锦文献之地”。也更深刻体会到黄道周说吾乡子弟,虽划船荡桨,亦能文章。真的不是戏言。

 

 

注释:

⑴ 林定泗《铜山志注译》第6页

⑵ 林定泗《铜山志注译》第63页

⑶(4)(5)陈振藻《铜山志》第57页

⑹ 民国版《东山县志》363页

⑺ 林定泗《铜山志注译》第315页

⑻ 林定泗《铜山志注译》第70页

⑼ 光绪版《漳浦县志》第246页

⑽ 康熙版《诏安县志》第102页

⑾ 林定泗《铜山志注译》第315页

⑿ ⒀ 民国版《东山县志》第259页

⒁ 林定泗《铜山志注译》第6页

⒂ 林定泗《铜山志注译》第79页


 

附:崇文书院、东壁书院与文庙、文昌宫的关系列表于后。

 

古代铜山崇文、东壁书院与文庙、文昌宫名称更迭一览表

发生时间

文   庙

(今黄道周纪念馆

文  昌  宫

(在风动石下东侧)

功能

明正德元年(1506)

  龚朝鼎倡建,内祀孔子,又称“大成殿”、“圣殿”,供铜山所子弟读书。文庙无书院之名,有教书育人之实,至1528年共22年        


祭祀

讲学

嘉靖五年(1526)


  蔡潮建,内祀文昌帝君,名曰“文昌宫”,楼上祀魁星,又名“魁星楼”,文昌宫无书院之名,有教书育人之实,至1568年共42年

祭祀

讲学

嘉靖七年(1528)

   武守为和乡绅在文庙营造民间书院,取蔡潮题刻“东壁星晖”之“东壁”,命名为“东壁书院”,至1568年共40年


讲学

为主

隆庆二年(1568)

  官方认可,“东壁书院”改名为“崇文书院”(“东壁书院”牌子移至文昌宫),至1579年共11年

  将文昌宫命名为“东壁书院”,至1664年共96年

讲学

为主

万历七年(1579)

 “崇文书院”奉令撤废,改为社学, 至1612年共33年


社学

万历四十年(1612)

  当局批准学生陈王教联合乡绅募资重建,复开“崇文书院”,至1664年共52年


讲学

为主

清康熙三年(1664)

  是年迁界,“崇文书院”被捣毁,孔子神像早于顺治十八年(1661)被郑成功部将蔡禄带至漳浦文庙,至今350多年文庙“崇文书院”没有恢复

  是年迁界,“东壁书院”被焚毁


嘉庆年间

  “崇文书院”原址改建为新“文昌宫”,奉祀文昌帝君神像


讲学

为主

同治年间

同治年间,新“文昌宫”改为“节孝祠”,文昌帝君神像移至重建的“东壁书院”

同治元年(1862)许靖光合众庠友在原址重建“东壁书院”,文昌帝君神像迁入魁星楼。至1918年共56年

讲学

为主

民国七年(1918)


  是年东山大地震,“东壁书院”毁,至今基址残存,没有恢复


民国九年(1920)

节孝祠复改为“文昌宫”,文昌神像回迁入宫,“节孝祠”迁至故漳潮巡检司废署。至1940年共20年


讲学

为主

民国廿九年(1940)

  是年破除迷信,文庙废。 1941年文昌宫改建为县立中学校舍






 原载《铜山古城》第1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