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汉剧继续在铜山传唱
栏目:曲艺 发布时间:2014-09-22

期望汉剧继续在铜山传唱


高永川

 

东山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抗战之前,中国的传统戏曲在东山百花齐放,昆曲、汉剧、潮剧、南音等曲种各呈异彩,为古城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道亮光。

汉剧起源于长江中下游,是湖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二黄”,又有“楚剧”、“汉调”两种叫法。最早的班社活动出现在清乾隆二年(1737)。清嘉庆、道光年间,汉剧流传到北京,加入徽班进京社团演唱,逐渐与其他剧种融合演变而成京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做出特殊的贡献。

民国元年(1912年),该戏种定名为汉剧。2006520日,汉剧以其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汉剧的西皮唱腔高亢激越,爽朗流畅,节奏灵活多变;二黄曲调柔和委婉,舒展流畅,节奏较平稳。汉剧的600多部剧目如《宇宙锋》、《英雄志》、《祭风台》、《李密降唐》等,脍炙人口。

著名的汉剧表演艺术家陈伯华女士, 1952年主演《宇宙锋》,获全国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一等奖。著名诗人徐迟在他的报告文学名篇《牡丹》中,将陈伯华誉为“一朵鲜艳无极的大红牡丹”。当代著名京昆大师俞振飞说:“京剧二百年,出了梅兰芳;汉剧三百年,出了陈伯华。陈伯华是中国汉剧艺术的骄傲”。

清代并延续至民国时期,铜山城内有“赛成堂”汉剧团、“玉和成”汉剧班。著名艺人有铜钵村汉剧导演谢春快(担任过诏安、漳浦等汉剧班导演)和“赛成堂”老生沙江水(泳清)等。

《东山县铜陵高家族谱·大事记》介绍:民国十九年(1930年),六世祉卿公创立东山“玉和成”汉剧团。 “玉和成”汉剧团日常工作由方先生(本地人称木师)主持,并兼伴奏、司鼓等角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铜陵地区进行演唱、教习活动。

《东山县志》(1994年版)第636页、637页、638页载:汉剧,自清代从广东梅县传人东山。民国时期,城关、铜钵有汉剧班,钱岗、下湖、马銮、后林、西埔、陈城等地也有爱好者习唱习奏。19505月至1966年,城关业余汉剧团、铜钵汉剧班曾组织演唱活动, 19558月,龙溪专区在云霄县举办戏曲汇演时,东山铜陵业余汉剧团演出《莲花庵》、《孔明拜斗》、《辱曹》。1978年后,仅有城关农民业余汉剧团组织演唱活动。1981年,东山县举办过二次戏剧观摩时,汉剧班团参与公演活动。

新近,得知现年65岁的吴彩云女士曾经演唱过汉剧,笔者日前与陈旭山先生拜访了吴女士。她说她是“赛成堂”汉剧班的演员,开始学汉剧是在关帝庙园区学脚步,后来很多人在桂花楼她的家里排练,出演过《蓝继子》、《六郎斩子》等剧目,她扮演过穆桂英、杨宗宝等角色。《蓝继子》属文戏,以“二黄”表演为主体,《六郎斩子》以“二黄二版”为主。她说:“听汉剧前辈们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铜陵城内、东宫圣母庙前,都曾经开展传唱活动,吸引很多观众。”她说她很怀念铜钵谢春快导演,怀念去台湾定居的许容、唐钟票友,还有刘权、刘振顺、林魁等票友。她说汉剧伴奏用的铜锣叫“大坎”,特别大面,直径约有6070公分,响中带闷,很多伴奏乐器至今还收藏在家里,舍不得丢掉。

吴彩云女士悠悠的诉说,透着一股谈谈的失落和期望。那些曾经活跃在东山的汉剧、昆曲,带给东山人文化生活的优秀传统戏曲,如今却快要远离我们而去。目前,也只有铜兴村“御乐轩”老人俱乐部几位老人闲假时在习唱,为汉剧在东山的生存留一点星星之火。

我们期盼更多的传统文艺在我们东山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涌现出更多的谢春快先生、吴彩云女士。


上一篇: 歌剧
下一篇: 抗疫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