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动石景区
栏目:遗迹探源 发布时间:2014-07-17

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陈士奇 落款(南明)永历(二年)戊子(1648)秋广平路振飞题于风动石。

东壁星晖 明巡海道蔡潮,字巨源,号霞山,浙江临海市人,于嘉靖五年(1526)题刻于风动石下的盘石顶部的岩壁上。每字高0.7 米、宽0.5米左右。                   

明黄石斋先生故里 清代题刻。题镌黄道周故居后的大石上,楷书,每字高0.25米,宽0.25米左右。上款为“道光丁酉(1837)仲夏”, 下款为“西蜀(漳州)郡守童宗颜”。

灵液 清诏安县知事林壬,于清光绪丁亥年(1887)春日题刻于虎崆滴玉内岩壁上。                                           

蓬莱 题刻于铜山古城外东南岩壁蓬莱坑内,作者和年代不详。

海晏河清 民国二十四年(1935),福建省第五区行署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朱熙(湖南汉寿县人)题刻于风动石景区“钓鳌石”上。面东,楷书,横写,每字高1.16 米,宽0.99 米。                

小蓬莱、钓鳌台、虚心 镌刻者孙墨佛,即孙晓天(1883—1987),山东莱阳县人。民国十二年(1923)孙晓天任东山知事、驻防军督委时,与佳友高尚志、黄石铭、囗子般、赵子登、丁名等会文时,以“虚心”两字题刻于关帝庙右侧东前面的岩石上。另镌石“钓鳌台”、“小蓬莱”。 笔法道妙,至今令人赞羡不已。孙晓天后寓居北京,1952年被聘为中央政务院文史研究馆馆员。                                                

海外虎 清代题刻。光绪乙未仲夏(1895),浙江武林(杭州别称)张鼎勋、古虞(山西永济县)柴棠、萧山(浙江浦江县)王书图同识,题镌于“明黄石斋先生故里”石刻之左。楷书,每字高0.45米,宽0.45米。

孙吉能先生在《东山岛名胜诗文楹联石刻》书中,作过这样解释:庐山西北麓一条溪,名曰虎。溪水清沏,回流庐山东林寺南面,形势十分险要,护卫着东林寺。相传晋代高僧慧远送客从不过溪,过之,则有虎啸,故名虎。而铜山港潮起潮落,水深流急,迂回过关帝庙、宝智寺、城隍庙东面,形势与虎同样险要,护卫二庙一寺,又寺庙前有“涛鸣闻虎啸”的虎崆。故谓“海外虎”。


上一篇: 孙氏大厝
下一篇: 文公祠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