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复兴行动进行时
栏目:文化活动 发布时间:2014-09-19

文化复兴行动进行时

 

为全面贯彻县委县政府“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的决策部署,今年年初,铜陵镇党委、政府提出“铜陵历史文化名镇复兴计划”,并在5月9日隆重举行启动仪式。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造福民众”的方针,确立了“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理念,短短几个月来,文化复兴行动进展迅速,成效显著,深入人心,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古城保护有序进展

近两年来,在风动石景区停车广场、海滨木栈道、渔人码头等主要项目已经建成的基础上,古城保护代表性的项目——顶街路修复整治工程已于9月2日破土动工,铜山古城保护工作有序进行,进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迅速。

保护措施紧紧跟进一是加快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清扫旅游通道的杂物和南门湾海漂垃圾。二是扎实推进环境优化。重点清理南门湾、石仔路两侧杂草、闲置石块、旧民居危房、废弃物等。三是做好线路规划。初步规划5条精品线路,将沿途历史文物景点串点成线。四是设置旅游标识牌。在名人故居,历史街区等处设置富有特色的标识牌,引人入胜,又让人们记住乡愁。五是为完善夜景工程建设。喇叭巷、七曲巷等几处往文公祠景区的重要拐点以及石仔路民居的墙角、屋檐挂上了红灯笼,沿着文公祠寿梯石台阶走向布置一条LED灯带。六是打造重要节点。石仔路两侧及城隍庙周围等处盛开的鲜花,为古城披上了花衣裳。七是调查摸底景区周围民房。对计划腾出的房屋按片区分门别类,建档造册。八是着手撰写各文化点的简介资料。以备作为古迹修复后的标识。

文化活动风起云涌

全镇上下已经形成了建设大文化,促进大发展,共享大和谐的良好局面,营造了浓厚的镇域文艺氛围。一是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造册,形成文化建设资源库。设置文物标志,对老字号、名人故居、重大事件遗址等设置标志牌及说明。二是宣传和弘扬铜陵历史文化。开通铜山古城网站,为外界开设了解铜陵历史文化和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服务信息的新窗口;开设南溟书院讲坛,传播古城文化,邀请铜陵籍文史学者林定泗、陈旭山等讲解铜陵优秀历史文化和黄道周文化,不断提升社区文化品位和提高群众的道德素质;举办小城故事征文活动;编印《东山歌册》新唱本;将七星路“海景明珠”打造成文化城,目前已入驻文化艺术产业12家。三是组织抗日胜利纪念活动。我们分别于清明节和“9·3”组织两次到抗战烈士陵园进行扫墓、祭拜,同时提出了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计划和抗战文物的保护建议。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群娱活动。7月11日铜陵文促会在码头社区的天后宫首次举办了以“铭记古城悠久历史,扬帆驶向广阔海洋”为主题的“中国航海节”纪念活动。中秋节期间举行灯谜晚会、灯谜茶话会、燃放孔明灯祈愿和“观姑”民俗活动,还在东山二中举办灯谜进校园活动,气氛十分热烈。东山歌册、南音、社区广场舞表演等此起彼落,家庭文化活动也蔚然成风。

历史文化深入挖掘

在完成编撰出版《爱我铜陵》系列丛书:《〈铜山志〉注译》、《〈黄道周年谱〉注译》、《唐朝彝》和《苏峰拱秀》4部记载铜陵历史文化和人物风情的书籍,搜集整合《东山风物》丛书、《铜陵记忆》、《东山方言音韵字典》等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着手撰写、编辑《〈黄道周奏疏〉注译》、《黄道周传》、《乡贤诗词集》、《历代谜语集萃》、《铜陵籍书画家作品选》、《小城故事征文选辑》等书籍。同时逐步整理铜山古城各类历史遗存、文化点,如顶街路、九仙山、文公祠等专题历史资料。逐步建立铜山古城资料库。不少有识之士也从各个侧面着力挖掘一个个渐被遗忘的历史人物、往事,卓有成果。

旅游服务全面铺开

围绕建设 “旅游风情古镇”的战略目标,我们从长远着眼,抓好旅游服务。一是开通铜陵至云霄动车站的公交专线,增设南门海湾自行车驿站。二是编制《旅游指南》手册,印制《铜陵风情古镇旅游》图册;根据卫星鸟瞰图绘制的《铜陵旅游手绘地图》正在设计中。三是完善旅游指引为镇区主干道、各景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街古巷设置指示牌、标志牌。四是大力引导发展民居旅馆、渔家客栈,已在文公祠片区和南门湾片区植入2家家庭旅馆和休闲吧,目前又有6家家庭旅馆正在装修中,民宿产业正在兴起。五是提供网上服务,开通微博、微信、“铜山古城”网站等现代手段,为游客提供网购门票、预订酒店、购买特产等服务。六是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实行政府主导和企业举办多渠道发展的方针,同时逐步培训导游员。

旅游配套丰富多彩

一是完善酒店配套。引进外资,建设名胜大酒店、海峡国际社区、福兰特酒店等,修缮华福大酒店,提升接待能力。二是完善饮食配套。改造提升铜陵美食夜市集中区,打造成具有滨海特色、闽台特色和铜陵特色的东山最大规模的美食体验夜市。拆除旧戏院改建特色小吃一条街,引导铜陵美食集中经营,擦亮特色小吃金字招牌,丰富旅游市场三是丰富旅游休闲娱乐项目。以“夜铜陵·夜生活”为主题,规划建设酒吧一条街、努力将此片区打造成游客和铜陵人夜晚休闲的好去处。目前,已有夜生活休闲吧、咖啡屋、茶座15家,新引进的2家大型风情酒吧正在装修中。与此同时,南门湾、文公祠片区的休闲吧也已初具规模。四是创新文化配套。创新思路,开设“南溟讲坛”,增添旅游文化味,修缮部分名人故居争取早日开放,计划运用文公祠,开展陈列、展览、创作、交流、摄影、写生等艺术平台;发展“东山歌册”传唱队伍,在服务旅游的过程中弘扬古镇优秀历史文化。

文化复兴提升旅游品位,旅游发展促进文化建设,两者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已经成为铜陵镇上下的共识。各项古城保护、环境整治、历史文化挖掘、文化活动、内外交流等等都得到了旅游界的肯定;反过来,旅游事业的加快发展,又最大限度地驱使文史界努力钩沉,铜陵丰厚的文化积淀已经成为风情旅游的一份珍贵资源。

名人故居逐步修复

以“修旧如旧,还原历史原貌”为原则,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多方位多渠道筹集保护维修资金,或争取企业(团体)的援助,或由故居主人的后代亲朋自筹修建,或发挥市场功能,采取“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谁维修”的运作方式。一批铜陵历史名人故居正逐步修复。孙友全故居已修复完成,投资约80万元;唐朝彝故居外墙、厅堂、大院正在加紧修复中,已投资30万元。最近,在县委黄水木书记的重视下,镇组织人员同居住在黄道周故居内的黄氏后代积极协商房屋安置问题,力促黄道周故居修复工作的进展。

城区环境有效提升

一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推行辖区卫生保洁服务外包,街区内经过努力整治,公共卫生状况良好,无乱堆、乱放现象,道路两侧配备垃圾桶600个,设有旅游公厕5 个,重点整治南门湾、团结路,做到“扫干净、摆整齐、保畅通”,维护整洁、规范、古朴的旅游街区形象二是开展花化绿化活动。按照“宜树则树、宜花则花”的原则,在镇区广泛开展绿化花化活动,路旁有整齐的绿化,广场有合理的绿化、花化布局,民居的房前屋后大多有花圃、庭院绿化,营造花海景观,让铜陵绿起来,美起来。铜陵已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镇”和省级“绿色乡镇”。三是完善市政设施建设。下田池片区民居外墙统一“着装”、完成演武福中路、文峰惠民路等社区干道的硬化美化;桂花“伏地虎山”高陡边坡地质灾害地治理;码头老街古井换新颜;完成铜亭社区公园、粟埕公园;文峰绿地公园等社区公园的修建提升;灯光夜景完整,各商店大多布置霓虹灯或景观灯饰,南门湾沿岸海堤、民居、城墙等区域的亮化使铜陵成了不夜城,照明亮化基本覆盖全镇。

文化团体空前活跃

在铜陵历史文化名镇复兴计划的推动下,全镇各类文化团体活动空前活跃,七星路文化城、各社区东山歌册传唱中心、铜兴村御乐轩南音社、天华音乐社、导火线音乐社、石斋画社、文峰诗社、作协活动小组、潮州音乐活动点、兴华武术馆、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灯谜协会等等文化艺术团体在文促会的鼓动下焕发新的生机,活动内容正在大步提升;各个中小学也纷纷成立了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各类文艺团体,完整诠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文化交流更加广泛

随着复兴行动的深入,铜陵镇与外部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日趋繁盛。已经拟定与澎湖马公市建立友好文化交流关系。铜陵籍驻外乡亲知道了铜陵文化复兴的计划,也积极组织各种交流活动。上海东山同乡会、福州市、厦门市乡亲对发展铜山古城文化热情献计献策;全国摄影家以东山风情为主题的摄影比赛在铜陵举办;7月21——24日厦门市吴观真画室组织30多名师生到风动石景区、海滨木栈道、九仙山等地写生;、7月22日晚至26日,海峡对岸的传承---台湾木偶戏走进铜陵,台湾明兴阁掌中剧团连续五天在黄道周公园为群众带来融文学、美术、音乐为一体的掌中艺术盛宴。新近,我们还配合厦门大学科研组进行铜陵古民居的普查,接纳电影《左耳》、“相约东山岛”摄制组、法国电视台、古船复原及南岛语系居住带考察组等来铜陵拍摄外景。

管理工作得以加强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完善文化、旅游发展管理。成立文化复兴领导小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指导涉及铜陵文化方面的建设和活动。成立旅游办,筹办旅游开发公司,成立文公祠、九仙山两个管委会,加强主要文化旅游区域的管理。是加强规划设计。邀请深圳规划设计院完成镇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9个专项规划的编制,突出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确定了“东接、西移、南扩、北强”的延伸发展规划,为铜陵的科学规范建设绘制了发展蓝图。三是科学制定建设原则。为确保各类建设项目有条不紊铺开,根据铜陵实际,制定了“四先建”原则,即“景区内先建、景区周边先建、基础设施先建、百姓集中关切的先建”。四是强化镇区环境管理。开展环境专项整治,塑造干净整洁的古镇形象。开展交通整治行动,提升民众遵守交规意识,规划停车位,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和居民的需求。

民风民情明显改善

通过文化复兴行动的全面铺开,特别是顶街路修复整治工程的开工,铜陵民众看在眼里,群情踊跃,乡土情怀进一步强烈;健康有益的活动覆盖各个角落,消极落后的行为逐渐退位;铜山古城历史文化里优秀元素的弘扬,让全镇百姓更加热爱家乡,更加积极向上,发扬“古已有之”的正能量,共同为铜陵各项事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努力奋斗,为铜陵的美好未来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