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金挺身保护风动石
栏目:风云故事 发布时间:2014-07-17

黄茂金挺身保护风动石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保护风动石、关帝庙而做出贡献的人们。

                                            

                                           陈炳文

                                             2011.12.

 铜山风动石,位于福建省东山岛铜山古城之东。它鬼斧神工,自然造化,临风翩翩,玉立亭亭。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据《中国地理之最》、《中国名胜词典》)而闻名遐迩。自古文人墨客无不在此驻足,赋予种种美丽神奇的传说,留下诸多美妙的诗篇与题刻,使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凝聚与淀积着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东山岛旅游最具象征性与代表性的无价之宝。

传说混沌初开时,共工为祝融战败,怒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为了补中天的豁口,炼了五彩石三万六千零一块,补天用了三万六千块,还剩一块,如何处置合适呢?巡天遥看,女娲眼睛突然一亮,遂把它安放在铜山东隅的石盘上,并用玉簪固定,使之风吹而动却不会掉落。因而,史称风动石为“补天剩丸”。

又说,王母娘娘举行蟠桃盛会,请各路神仙共尝仙桃,唯独没请弼马温孙悟空。孙悟空勃然大怒,闯进蟠桃园,上树摘最大最好的蟠桃,边吃边藏。守园的童子阻拦不住,跑去禀报王母娘娘。惊动玉帝,即派四大天王等天兵天将前来捉拿,孙悟空坐在树上摘桃击之,天兵天将大败。其中一粒蟠桃扔到九霄云外,在天上飘了九九八十一天,才找到座标点,调整了方位,徐徐落在铜山的石盘上。霎时,天空出现了五彩祥光,从云端里飞来一只美丽的神鹰,神鹰循着蟠桃的氤氲黄茂金挺身保护风动石(图1)

黄茂金挺身保护风动石之前,风动石上有明朝永历路振飞的“铜山三忠臣”题刻。(摄于1964年11月6日)

 

黄茂金挺身保护风动石(图2)

  文革期间,则用“铜山风动石”取代“铜山三忠臣” 。(摄于2011年09月13日)                     陈炳文收集

灵气翩翩而降,护住了蟠桃,蟠桃变成了石桃,神鹰放心地飞走了。它飞到东门屿的山上,面向蟠桃,永远看护着它。不久神鹰也变成一只大石鹰,石鹰下为圣人黄道周先生读书处,上镌刻“石斋”二字,此处即是旅游景点“鹰嘴岩”,所以风动石亦称“鹰看桃”。

    再说,明朝初期,江夏候周德兴迁建关王庙,他在刘伯温处学会了堪舆术,相中如今关帝庙坐落的位置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龙穴宝地,东边且有一颗龙珠一一风动石与其相配。风动石的晃动,乃因真龙在戏珠。龙珠激活了龙脉,二者相得益彰,地灵愈显,断定日后铜陵关帝必定圣灵。周德兴六百年前的预言,都被日后的灵验印证了。

神话传说毕竟是神话传说,但正是有了这些神话传说的滋润,东山的历史文化才博大精深,优秀的文化传统才得以代代相传。

然而,这件在千万年来无数次风摧雷击中永不倒的无价之宝,却在“文革”浩劫中险遭毁灭。倘若当年没有黄茂金的誓死保护,我们早就见不着风动石的身影了。每每想到这里,对那些勇者的崇敬与缅怀之情便油然而生。然而,崇敬与缅怀之余,又有一种莫名的不安与内疚,遂觉得不能不将那个鲜为人知的事件诉诸笔端。

黄茂金(1912—1980),东山铜陵人,黄道周后裔,小时候读私塾三年。他家住城内菜园底,距风动石不及百步,从小便着迷于风动石的神奇与美景,更为其美丽的神话传说所深深吸引。 

黄茂金挺身保护风动石(图3)        

 


黄茂金遗像 

    黄茂金长大成人,捕鱼为生。他身高1.8米,彪炳魁梧,虎背熊腰,然而却慈眉善目,笑容可掬。因块头大,人称“大股茂金”、“柴贡茂金”。是东山赫赫有名的大腕舵公,捕鱼能手。他一生为人正直,乐施好善,经常资助穷困人家。据说每次打鱼归来,手拎一大袋鱼虾,一路分赠给穷人家,等回到自己家中已是所剩无几。  


1952年冬,由他发起,沈保顺,张永来参加,组织成立东山县第一个渔业互助组“金顺来”(取三人名字各一字命名),受到县委的表扬,并作为大事记载入1994年版《东山县志》。刘龙(劳动模范)代表他们赴北京参加全国互助合作会议。后来在闲聊时,他常自豪地对人说:“部长(县委海防部长魏金秀)说我是戴着大红花,敲锣打鼓最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而这样的一位带头听党和政府的话,自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朴实渔民,在“文革”期间却因历史上曾拥有渔船股份而被戴上莫须有的“渔业资本家”帽子,成为“暗管”对象。

夏汛的一天,正当他手握舵把驾着满载鱼货的大船归港时,军代表通知他从明天起不要下海捕鱼,要他到后澳造船工场跟班劳动。捕鱼是他的专长,为什么不让捕鱼?他怎么也想不通。他找大队领导,领导说不知道,是上面通知的。他找军代表讨说法,军代表明确说:“是对敌斗争的需要”。他感到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是怕他下海投敌,真是万般无奈。

那是星汉低垂、大地凝寒的岁月,一系列无端的怀疑、猜忌乃至剥夺自由、监管劳动等等,并没有击倒黄茂金。他坦荡而又坚强,除了按时到大澳造船厂劳动,业余时间几乎都在关帝庙帮助做一些庙务工作。有人说,他虽然被剥夺出海打鱼的权利,却造就保护风动石的壮举。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冥冥之中似为关帝爷的安排。

一九七一年仲秋,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军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地方无政府主义思潮继续泛滥。东山也不例外。一夜之间,整个铜陵地区刮起了乱占厝地,乱建房屋的无政府主义歪风。先是占用埕地,池塘地,继而占用山地,更甚者把关帝庙、城隍公庙、公园的场地也占用了。龙脊、北门外、古嵝山(后山)、城下、澳雅山、大伯公山、载棚顶、卧地虎等山头人山人海、划地为界。在争相乱建的风潮下,建房下基础的乱石,砌墙的块石、装修的料石立即十分紧张,价格直线上升。有条件的便就地取材,把石头炸掉,开采成石材、把石窟平整后,就地建屋,省工又省钱。没条件的只好从远处运来。霎时,上述古迹近处能用的石头全部被炸光,开采光,风景石、奇石、及一些名人石刻也未能幸免,如明巡海道蔡潮“水天一色”的题刻也被炸掉作为建私房的奠基石。南溟书院整座被拆除,石料被扛走,其碑记也被劈成两半,当自家砛阶石(2005年南溟书院重建时,业主受良心谴责,拆砛归还,但已面目全非)。

    深秋的一大清早,黄茂金和往常一样到关帝庙去,先是清扫供桌、烧点香火,继而和老朋友泡功夫茶谈海况。其实,是渔民们看到古城里一片狼藉景象,都十分心痛,欲说不能,欲哭无泪,更十分担心关帝庙、风动石受破坏,纷纷不约而同齐聚于此,意在保护。只是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大家心照不宣而已。

    忽然,从风动石方向传来一阵清脆的打石声,划破清晨宁静的天空。远处的打石声此起彼伏,不足为奇,而此时的打石声既近又刺耳。黄茂金不动声色地一人循声而去,在远处看到风动石边已搭起脚手架,有一石匠正抡起铁锤在风动石正面处凿钎孔。走近一看,  已有2—3颗钢钎佈在上面。黄茂金一惊,问道:“师傅,怎么在这里打石?”石匠不理,继续凿孔。黄茂金上前,一手抓住了抡铁锤的手。石匠回头一看是黄茂金,反问道:“不行吗?”

    “不行!”

    “为什么不行?”

    “因为这是几千年来的宝物,东山人的性命石,无价之宝!”

    “这是四旧,上面有三忠臣的名。”

    “忠臣有什么不好,奸臣才坏,秦桧才坏。”

    石匠继续打,黄茂金耐住性子,口气放缓地说:“这样吧,你年轻不懂事,请你父母来,我有话要对他们说。”,

    “说什么?!”

    “我不能对你说,但你父母会听我的,你听你父母的话好吗?”

    石匠不语。黄又说:“不然你家住在哪里,我上门找你父母讲理,请他们叫你到别处打。”

    这时庙里的黄照、黄伯通、陈钟(咩仔钟)等人闻声赶来,个个义愤填膺,你一言我一语加以谴责,有的甚至动手要没收打石工具。石匠不知是怕黄茂金找他父母还是慑于人多势众,纠缠了很久,才不情愿地拆了脚手架,收拾工具,悻悻然地离去。这时已超过上班时间了,黄茂金旷工半工,他准备挨整。在当时的社会、政治气候中,挨整是常事,而黄茂金为了保护风动石,也顾不了那么多。

    第二天清晨,黄茂金照例去关帝庙做该做的事,他对渔民们说:“我昨天晚上睡不好觉,总有个预感,打石仔会再来‘如月肖’(捣乱之意)。我听说石价一方涨到10多元(当时黄金一钱才24元),有的还买不到石头。这样吧!最近庙里不要离人,打石仔x发如再来打风动石,我若不在家,你们先按住不让打,然后通知就近群众,再找辆自行车到后澳告诉我。”庙里的人都说好,服从老舵的安排。

    约一星期后的一天,黄茂金早饭后到后澳上班。当他走到顶街路时,黄照老渔民追上来,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说:“打石仔x发又来‘如月肖’了!”黄茂金二话没说,扭头就回,他叫黄照先走,自己拐到家里,只见他从门扇后抓了一根准备多日的“锚箸”(硬木做的配套船锚的横杆),往风动石方向直奔。满头大汗的他,走近一看,原来还是那个无赖。无赖看到黄茂金手拿“锚箸”,先是一惊,随即也抓了一根铁钎,双方摆开架势,一触即发。黄茂金说:“今天,我老命跟你拼了。”这时庙里的人越来越多,无赖看到黄茂金较真的,且众口难犯,就陪着笑脸说:“不然我打下面那几粒小的吧!”“不行,城墙以内的石头都不能碰,别的我管不了。海边的石头我不管,这里的‘石僧拜塔’、  ‘仙脚桶’等石头我都要管。”黄茂金斩钉截铁地说。民众也高喊着“城墙内的石头都不能打。”无赖观察黄茂金行踪规律已有多日,企图趁他上班时速战速决的阴谋彻底失败了,再一次不情愿地收拾行担逃走了。

    政治上的不白之冤,心中本来就压着一块“大石头”,这些日子黄茂金一反常态,他不象以前那么乐观,也听不到他开怀大笑。不是闷闷不乐,就是忧心忡忡。每天清晨和晚上自个儿背着双手,蹒跚地踱着方步,在风动石边的每颗石头、每个景点东摸摸西看看。当他抬头看到风动石上残留的凿孔和疤痕时,心中隐隐作痛。他感觉到自己身体每况愈下,来日无多,心中唯一的牵挂就是这风动石能否安然无恙。他对独生女儿黄美麟说:“我死后,你就把我埋葬在城墙外能看到风动石的地方,愈靠近愈好。若有人再去打风动石,我做鬼也不放他过”。

黄茂金誓死保护风动石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民众,在一定范围内唤醒了民众珍惜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并由此产生了无形而强大的保护力量。从此,风动石便在这种无形而强大的保护之中,安然度过了风雨飘摇的艰难岁月。

如今,铜山风动石,几千年的天灵地秀,日精月华,在历尽了劫波之后,更巍然屹立,愈显神奇。它天天迎着朝阳,送走晚霞,慷慨热情地接待四方游人。它默默地为东山旅游业做出巨大贡献,默默地为东山创造更多财富。它已成为东山的象征,我们为之自豪。

    一位名不见经传而又身陷逆境的老渔民,为保护做为东山地标的神贵宝石而挺身而出,保护了东山人心中属于上苍赋予的神石,其功德是不可磨灭的,堪称仁人志士,我们东山的文明史应该给黄茂金等人记上一页。

1980年10月,黄茂金老人与世长辞,黄美麟女士遵照父亲的遗嘱,把父亲埋葬在城墙外能看到风动石的最近处,仿效东门屿的神鹰,  日夜守护着风动石。今年初,关帝庙景区因木栈道等项目建设,其坟墓离景区近需迁移。黄美麟女士在墓前烧香告诉父亲,说现在再没有人敢来破坏风动石了,政府保护得很好,关帝文化节一年比一年热闹,阿爸,你要服从政府建设,放心安息吧!说着在坟前掷了一个“上杯”。让家人明白了他的释然而慰藉。

    风动石是保下来了,但那一场人间浩劫却在其身上留下累累伤痕。当年,那无赖在美丽的风动石身上留下一排排怵目惊心钢钎的凿孔,有如一个个淌血的伤口。有热心人把凿孔和疤痕磨平,然后请书法家沈振东先生在石上临摹毛泽东的笔迹,描上“风景这边独好”的词句,再由晋江籍石匠镌刻其上。更有甚者,原来风动石上有明代的题刻:“铜山三忠臣黄道周、陈瑸、陈士奇”,故《龙溪风物志》称为“三忠石”,而“革委会”却认为忠臣是“四旧”的代名词,责令把“铜山三忠臣”五字磨掉,代之以“铜山风动石”五个字。从此,风动石的石刻已失掉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游客对其三人的名份不得其解,东山百姓无不感到痛惜,期待有识之士补救良策,以告慰先贤们在天之灵。

如此对风动石大加刀斧,究竟是为了抚平它的创伤?还是利用当时人们对领袖的神化与疯狂崇拜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已不得而知。但它直接导致风动石丧失历史原貌、仍然是伤痕累累。更何况在风动石下面的基石一侧,至今仍留有些许凿孔,只是被粗心的游人忽略而已。

黄茂金挺身保护风动石(图4)

历史无法忘却。风动石的创伤永远无法抚平。它把遗憾留在人们心中,它永远昭示着一场人间浩劫所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与深刻思考。本文敢借黄茂金之榜样力量,旨在唤醒更广泛的珍惜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为保护与利用好东山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奋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