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演武亭—关帝行宫—县图书馆之变迁
栏目:遗迹探源 发布时间:2021-04-27

许培斌 整理

民国时期,前街“县衙门”(今东山县图书馆内)有一座神秘的“行宫”。是一座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建筑,主殿为单檐歇山式二进构造,坐南朝北,东西两侧对称,各配有二层平顶楼房。从正门进入庭院,登三级台阶,便是拜埕,左右石砌护栏;一进拜亭,后接主殿,简约而不失威严。今主殿虽已坍塌,边楼也成了危房,但由于这座“行宫”蕴涵着明、清乃至民国铜山古城的厚重历史,1988年被东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明演武亭—关帝行宫—县图书馆之变迁(图1)明演武亭—关帝行宫—县图书馆之变迁(图2)

行宫,古代本指帝王出巡时暂住的宫室。有趣的是,入住铜陵“行宫”的并非帝王,而是关圣帝君神像。每年春节或关帝诞辰日,民众都要举办隆重的关帝出境巡游活动,俗称“迎神”。“迎神”民俗通常历时数天。出巡期间,“行宫”就作为关帝出境巡游驻跸之所。巡游范围仅限本城,故有“帝祖无出城(指清代铜山外城),王爹(指开漳圣王)无出布埕(指铜城郊区)”之说。

关帝出巡是东山最盛大、最富仪式感的民俗活动。迎神队伍一大早就聚集在关帝庙前恭送关帝圣辇起驾。时辰一到,只听花杆铳三响,八面大锣哐哐开道,八面“肃静”“廻避”牌清道宣禁;一面面“山西夫子”“铜陵帝君”的红幅彩幛花团锦簇;一路鼓乐喧天,爆竹震耳;紧接枪、矛、斧、戟、金瓜、葫芦、佛手、兽头八宝武器队列齐整而来;踩街艺棚(活动戏台)、旱船“桃花搭渡”、舞狮弄龙、秧歌腰鼓、南音昆腔、潮音汉剧、竹马高跷、钱鼓扇舞、大头弥勒、还有“公央婆”“海底反”“梁山泊”等等,载歌载舞,千姿百态;八抬大轿忠勇侯周仓神辇威风八面,开道而来;随后是“金童”“玉女”手捧盛有香炉、鲜花、经文、果品的香盘;高香龙烛之后,是精壮的渔家汉子抬着二百余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福首(头人)身佩红花绶带,手捧檀香宝炉;由数十名雄姿英发的勇士拥簇着八抬大轿,圣辇中端坐着万民敬仰的关圣帝君神像,在日月芭蕉扇前、黄龙伞下,冕旒飘飘,威仪赫赫,紧跟其后;持香的信众队伍如长龙随后而行。关帝圣辇所到之处,鞭炮轰鸣,烟火蔽天。沿途百姓扶老携幼,万人空巷,夹道恭迎“帝祖”驾临;沿街致香案祭坛,虔诚献供,顶礼膜拜,祈佑合境平安,山旺海兴……直到黄昏,“迎神”队伍才护送“帝祖”回辇抵达“行宫”驻跸。关帝出巡结束,“迎神”队伍还要举行护送“帝祖”回辇跳火盆归殿仪式,安位三天,始告圆满。

铜陵行宫原为明代演武亭场地,清康熙三年“迁界”时与全城一起遭受破坏 。清康熙十九年(1680)副将詹六奇率民复界,招募铜山民众将演武亭厅增廓修建为总镇衙署。不久,总兵黄鎬改建西厅边房,后改副将为游击参将,皆驻于此。民国年(1916)东山建县,以此为东山县公署县衙),1918年大地震被毁县衙搬到后来的东山公园地址1930县衙原址改为武圣(即关帝)行宫1940破除迷信,武圣行宫改建为中山纪念堂两边楼房为图书馆,增建前座“千秋景仰”大厅1941年设县立图书馆,民间有民谣曰:“楼胜利无现款,行宫变做图书馆”。

解放后,关帝行宫成为东山县政治、文化中心。19505月至1952年为中共东山县工委办公所在地。左为组织部、右为宣传部办公用房。谷文昌任组织部长期间,曾在这里办公1950曾为人民教育馆、县文化馆1953年曾为县手工业管理科驻处。1961年改为机帆渔业队办公处。1981年将前座“千秋景仰”大厅扩建为县图书馆1982年竣工),仍保留关帝行宫至今

明演武亭—关帝行宫—县图书馆之变迁(图3)明演武亭—关帝行宫—县图书馆之变迁(图4)明演武亭—关帝行宫—县图书馆之变迁(图5)

   铜陵行宫独占这块风水宝地,经历明、清、民国,阅尽人间风雨沧桑,见证东山历史、东山解放、改革开放、文化复兴。铜陵行宫不仅是东山的老地标,是关帝文化的彩页,是铜陵记忆的圣地,还是老县委书记谷文昌解放初工作办公的地方、红色旅游的打卡点。笔者高兴地看到,修复铜陵行宫已经列入县委、县政府《东山县铜山古城保护发展方案》,我们祝福这一民心工程顺利开工。


(本文根据乾隆版《铜山志》、民国版《东山县志》、1994版《东山县志》及刘小龙《缘系关帝》等有关资料综合整理)